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医讯 >> 正文

新闻中心

最新医讯

诊治胆胰系统疾病的新技术——ERCP

发布时间:2015-03-13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胆管结石、各种原因所导致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传统常规治疗一般以外科治疗为主,通过相关手术常可较理想的解决取石及胆汁、胰液的引流问题。但由于相关并发症及手术后遗症等原因,导致部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下降。

  为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近年来一种由消化内镜经自然孔道引流胆汁及取石以改善孔道不畅的微创手术——ERCP应运而生。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分享两个病例。

  患者张女士,44岁,2014年4月19日因右上腹痛入院。入院时白细胞升高,肝酶及胆红素(俗称黄疸指数)均升高,呈明显胆系感染并发胆汁淤积性黄疸及继发肝功能损害。腹部CT提示胆囊炎,胆总管远端结石。4月21日为其行ERCP术,术中应用双导丝法应对困难胆管插管,造影提示胆总管下段絮状结石影并顺利取石。术后患者腹痛、黄疸症状均明显改善。4月30日患者出院前复查白细胞、胆红素及肝酶均已恢复正常。

  患者吕女士,63岁,2014年11月24日因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中上腹痛、呕吐伴发热入院。入院体温38.9度 ,白细胞、胆红素及肝酶明显升高,呈明显胆系感染并发胆汁淤积性黄疸及继发肝功能损害。腹部CT提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胆总管末端结石不除外。常规抗感染退黄治疗控制症状后,于11月27日为其行ERCP术,术中胆管造影提示胆总管内可见一枚直径约1.0cm大小结石影,应用取石球囊取出结石并放置鼻胆引流管。术后24小时患者体温降至正常、腹痛缓解。12月1日出院前复查白细胞,胆红素及肝酶均已回落正常。

  ERCP技术全称是经消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送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降部乳头选择性插管进入胆总管、内胆管及胰管进行造影及其它诊疗操作,主要包括:胰胆管造影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扩张术;胆管、胰管结石碎石取石术;胆管、胰管狭窄扩张术;鼻胆管、鼻胰管引流术;胆管支架、胰管支架置入引流术等。

  ERCP是目前公认消化内镜下操作难度最大但患者受益也最大、治疗效果最显著的微创手术操作。我院消化内科历经几代内镜医师的努力已掌握并独立开展此项技术,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2014年我科通过ERCP技术为数十例胆胰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操作成功率达98 %以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我院消化内镜中心与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技术合作,能熟练进行各种复杂、疑难的ERCP技术操作,确保了我院在ERCP技术方面的安全性及先进性,以便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相关知识链接


  ERCP技术主要适应症:

  1.胆管结石、胆管肿瘤、胆管炎症、胆管寄生虫等:行十二指肠镜下取出胆管结石后,可取代传统的剖腹胆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2.胆囊切除、胆管手术后结石及相关症状复发,或不明原因阻塞性黄疸,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胆囊切除后胆管残余结石:内镜下可取出结石,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3.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早期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减压,经鼻胆引流管引流胆汁通畅,可早期缓解腹痛、发热、黄疸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相关症状,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早期治愈率,并节省治疗花费;4.十二指肠降部及乳头部肿瘤:早期诊断困难,经十二指肠镜及相关活检病理可确诊;5.胆管肿瘤或胰腺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可行胆管及胰管支架治疗解决黄疸,延缓肝功能衰竭,提高患者生存期;6.胆胰先天性畸变,胆胰管汇流异常;7.胆胰手术、外伤后胆瘘、胰瘘、狭窄;8.慢性胰腺炎及胰管结石:经胰管支架置入可引流胰液,缓解症状。

  ERCP技术优势:

  1.病人痛苦小,不开腹,创伤小,可防止结石复发;2.治疗时间短、费用低、恢复快,术后即可下地活动,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为传统开腹及腹腔镜手术的1/2~1/3;3.适应症广泛,不受多次手术后胆管粘连和年老体弱的限制, ERCP技术降低治疗风险,更有利于病人的恢复;4.技术成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