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通州神经介入第一人——北京科技新星露锋芒

发布时间:2015-12-28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近日,我院神经内科耿晓坤副主任入选2016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消息不胫而走,区域内媒体也相继报道了这位通州医疗卫生领域首位入选该计划的青年科技骨干。“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青年科技骨干以项目为依托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旨在造就一批青年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耿晓坤将在未来三年的时间内,通过完成项目,参加培训交流等形式提升科研创新及科研管理能力,更好的服务临床,服务患者。

  35岁的耿晓坤医生是我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神经外科特聘教授和《Brain Circulation》、《Environment Disease》杂志编委,一直从事神经介入和脑缺血神经保护研究。是怎样的付出、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成绩使得他这么年轻就拥有这么多国内外的重要任职?这不禁让笔者迫切想走近了解这个青年人。

  时间追溯到2005年,神经介入治疗技术在京东地区还是空白。为改变这一现状,还没结婚的耿晓坤不畏辐射带来的危害,在导师——国内著名神经介入专家吉训明的指导下,没日没夜地与每一根导丝、每一根导管打交道,在导管室里穿着重重的铅衣一待就是一整天。最终在通州区率先开展了神经介入诊疗工作,用自己的努力填补了该项技术的空白。2011年,耿晓坤已经在神经介入领域崭露头角,发表了两篇影响因子较高的SCI论文,并被推荐到美国韦恩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学成归来,耿晓坤并不满足于只有自己可以完成介入治疗,而是着力于建立潞河介入团队。理论培训、实际操作,毫无保留、倾其所有,一手培养出3名团队成员,造福了京东地区脑血管病患者。从2011年到2013年,耿晓坤带领团队大胆创新,采用改良的支架术治疗椎动脉狭窄,并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成功降低了椎动脉支架后的再狭窄率。“根据术后随访资料显示,再狭窄率由原来的30%降低到了3%,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由于二次手术带来的身体痛苦及经济负担”。耿晓坤根据该临床研究结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介入协会官方杂志《J Endovasc Ther》上(第一作者,影响因子=3.59),并获得了国内外专业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广泛肯定。同期,国际知名专家发表述评,认为“耿和他的团队值得祝贺!他们如此有价值的研究改变了椎动脉支架治疗的理念!” 第十五届国际卒中大会和2015年中国卒中学会,耿晓坤都作为优秀论文作者发表论文演讲。耿晓坤还在国内较早参与开展了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治疗。动脉溶栓是目前国际上治疗急性脑梗死最确切有效的新型高精技术,较静脉溶栓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使更多患者受益。在门诊大厅排队突发头痛、呕吐,继而左侧偏瘫的田大妈;睡觉过久被家人发现言语不清、右肢无力,随后意识模糊、瘫痪加重的孙大爷;遛弯刚回家门突然意识不清、右侧肢体全瘫,4小时后辗转来到我院的贾大爷;洗碗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歪倒在地、口角歪斜的李阿姨……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静脉溶栓已经无效,必须采取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才能脱离生命危险。

  “患者好,医生才能好!”话语虽简单,却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辛苦。认真负责敬业是他留给同事和患者最深刻的印象。随着脑血管病患者日益增多,脑血管造影、脑动脉支架,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病例一个接着一个,手术一台接着一台。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是刚下夜班还是半夜正在熟睡,耿晓坤永远都是随叫随到,每一台手术都亲力亲为,解决了一个个患者的病痛,把一个个已然失去知觉的患者从死神的手里夺回来。无论工作到多晚,耿晓坤都会亲自来到当天做完手术的患者身边查看术后情况,一切都正常他才会安心下班回家。一次,一位刚做完造影的患者出现了腰痛症状,检查后发现肾部有渗血情况。虽然不确定是不是一定与造影有关,但耿晓坤一直陪着患者做各种检查,直到后半夜患者渗血量减少,安稳熟睡后才离开病房。患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起初都只会出现头晕症状,并不以为然。如果一旦狭窄程度加重甚至闭塞,就会引起小脑脑干梗死,危及生命。耿晓坤只要发现这类患者,都会留住患者,把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服患者接受治疗。曾有位患者因为反复头晕治疗效果不好已导致抑郁,家人的情绪都受到了牵连。但几次交流后患者仍然很排斥接受椎动脉支架手术。耿晓坤一心只想为患者解决病痛,有空就去陪老大爷聊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患者。出院时老大爷高兴得像个小孩,送给耿晓坤一个热烈的拥抱。

  临床工作中耿晓坤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大夫,科研上他也是个踏实勤奋的科研者。临床工作之余耿晓坤常去的地方就是我院的神经科学研究所,深夜离开是家常便饭。笔者曾打趣地说:“您写那么多论文都是英文版,英语水平比专业八级还要高几级吧?”耿晓坤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其实只是多写写而已。”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夜里12点前不睡觉,即使没有手术没有患者,他也会去看书、搞研究。学英语、搞实验、看外文文献……都已经成了他的爱好。自己在科研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耿晓坤还会鼓励、主动帮助其他同事写论文、搞科研,为他们提供平台,科室的科研氛围在他的带动下也日益浓厚。作为低氧医学北京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人员,除刚获批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之外,目前他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及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各1项。在上述基金支持下,耿晓坤针对脑缺血后“类冬眠”或“类低温”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近3年在本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基于在非药物脑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受神经科学领域顶级杂志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主编邀请撰写综述1篇(通讯作者)。 不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不会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的!  

  “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提升,改进治疗手段对于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我们所有的基础研究主要侧重于临床转化,最终目的肯定也是为了让患者受益,这也是我从医最大的愿望和追求的目标!”耿晓坤坚定地说。


Baidu
map